刚刚看完8集的《成瘾剂量》,据说目前依然没有续订,希望能等到第二季。
我毫不吝啬的打出五星,甚至觉得9.3分还是低了。
这部剧意义深远。
它给所有看这部剧的观众敲响警钟,止疼药要慎用,剧中提到的德国的说法让我印象很深——疼痛应该是治疗的一部分。剧中奥施康定对患者和整个社会的毒害触目惊心,不亚于目前广泛讨论的各类毒品。
也对主创团队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”的傲气点赞,虽然官司依然在打,但奥施康定也依然在全球销售,这部剧讲的不是过去式,而是和正在发生的事、依然掌控金钱和权势的利益集团死磕。
以及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出社会责任感,电视剧抨击的不仅仅是药厂、掌控药厂的大家族,还针对美国司法部(DOJ), 美国药监局(FDA),把冷血、荒诞的一面悉数呈现,这真是一部值得更高分的伟大作品!
看过之后,也延伸了一点对当下的思考。
奥施康定(以及所有阿片类止疼药)本质是药物,不是毒品,需要的患者不能没有止疼药。
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滥用,按照医嘱规范使用可以避免成瘾(应该可以吧?),罪恶的根源还是资本攫取财富的方式太过分了,没有丝毫社会责任感,也不讲人道主义,他们冷血、无情、缺乏底线。
所以,奥施康定本身没有罪,有罪的是推销的话术、表格、药品说明,会对医生和患者产生误导;有罪的是美国的司法制度、药监局的审批流程、以及显而易见的贪腐,没有及时制止,太多人对问题视而不见。说到底,有罪的不是药,是人。
这让我想到了当下争议颇多的车企和辅助驾驶。
科技发展本身没有错,但车企肯定要把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放到第一位。辅助驾驶的发展和完善,不能通过消费者上路去“测试”、不能以交通事故、付出生命为代价,一例都不应该。
我甚至觉得,哪怕辅助驾驶的安全性到了99.999%,只有0.001%的不稳定可能性,都不应该投放市场。
就算投放市场,也应该从一开始就反复强调、教育消费者,这只是辅助驾驶,不能分心、不能过度依赖、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。就好比要警告服用奥施康定的患者,这个药容易成瘾、对身体有伤害,要小心、不能过量服用。
然而现实是,直到出了严重的交通事故,车企们才停止了“智能驾驶”这一话术。
直到酿成了意外丧生的惨剧,车企老板才停止了在驾驶座位睡觉的荒谬示范。
可是直至今天,他们依然在不断推出新款车型、并搭载辅助驾驶系统。
可是,那些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人,再也回不来了,而且他们还遭到了支持车企那些人的网暴。